2025-04-24 新品 0
我在2021年初时,工业和信息化部从汽车整车、家用电器、电池制造、石油化工、通用仪器仪表等多个行业领域中选出了十七个典型案例,并编制成《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案例集》,以供其他企业学习和参考。
其中,我注意到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案例,他们自主研发了大型结构件焊接智能化生产线,通过改进优化转台拼焊工艺和结构焊接工艺等手段,解决了转台结构件智能化焊接率低的问题。他们还利用制造信息化系统和物联网平台对生产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使得生产流程更加自动化,无需人工干预。
青岛海尔特种制冷电器有限公司则探索了智能制造互联工厂新模式,以用户为中心,将大规模制造转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他们利用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实现了用户定制直达工厂、订单自动匹配和准时交付。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实现精益管控,并应用大量自动化设备和信息系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他们采用了高自动化程度的设备,以实现实时质量控制点超过3600多个的集成式监控。
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积极探索C2B模式,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驱动整个制造体系智能化升级。他们建立各类型用户数据库,并基于大数据线上与线下一体化运营,为汽车企业提供了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转型升级的最佳实践。
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围绕水泥生产核心业务开发了一系列数字 化矿山管理系统及智能质量控制系统。建设“以智能生产为核心”、“以运行维护做保障”以及“以智慧管理促经营”的智能操作模式,使得产量提升21%,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5%。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持续优先于“智慧矿山”,打造五大环节集成平台,实现成本降低18%,不良品降低50%。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延伸信息应用范围支持扁平管理模式,劳动生产率提升90%。
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着力打造数据驱动模式下的智能工厂应用场景,对产品价值链全流程透明,加强数据可视分析技术对流程优化学术诊断,全面的共享保证员工作合适位置正确操作,从而直接提高15%间接提高10%效率。
中国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构建三维数字炼油总体规划模型,以及全流程仿真评估系统,为炼油计划自动生成调度实时优化学术决策支撑,是石 化行业三维数字炼油示范工程之一成功案例。
这些企业都是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之举,它们通过实施精益理念、大数据分析、小样本试验等创新方法,不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在减少环境污染并保护资源。这些建立起来的人机协同环境使得每一个部门都能够更好地合作沟通,最终达到目标:即创造出更好的产品服务,更高效的过程同时让客户满意度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提高。此外,这些创新措施还激励更多小微企业跟随脚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寻求自身突破,从而形成一种正反馈循环,有利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