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 智能化学会动态 0
我国探月工程二期中的“嫦娥三号”计划在西昌发射,其携带的月球车将是中国最具智能化程度的机器人。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日前透露了这一消息。在中国科技馆举办的“科学讲坛”活动中,欧阳自远院士昨天作为第一位嘉宾,向公众介绍了月球探测的情况和嫦娥工程的最新进展。他详细说明,“嫦娥三号”着陆器将释放出的月球车是一款高级智能机器人,它能进行自主导航、爬坡选择路线,并且能够自己决定采集数据所需仪器,以及寻找合适地点进行观察,最终将收集到的信息传回地球。此外,月球车底部安装有雷达装置,可以实时监测并分析月球内部结构变化。
除了这款先进的月球车,“嫦娥三号”着陆器上还配备了7套各类科学仪器,其中包括一台用于天文观测的小型望远镜,这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创。此项目还面临挑战之一,即如何让设备在零下180℃极端低温环境下生存多个夜晚。欧阳自远教授指出,未来的探月三期计划也会利用模拟钻取样本技术,以便在地表采集物质样品,这些样品将被保存至返回舱中。一旦完成任务,该返回舱将独立启动引擎离开地面进入环绕轨道,然后加速飞离地面,最终通过精确控制回到地球。返回舱降落于地球后,将使用降落伞确保所有材料安全着陆,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充分资源。
根据欧阳自远解释,由于未来三期探空设备体积庞大重量巨大,因此需要研制新型火箭以便其发射。他表示目前正在研制长征5号火箭。由于新火箭直径过大,不适合通过公路或铁路运输,只能采用海运方式运往位于海南文昌的地面发射场。“当我们完成第三阶段任务时,我们证明中国人已经能够到达并在地表活动,还能安全返回。”他坚信人类未来可以实现此目标。
据了解,每周末都会有新的“科学讲坛”,接下来的一周瑞士籍诺贝尔奖得主即将来访,为大家带来关于纳米技术方面的心智分享。这一系列活动旨在普及科研知识,让更多民众参与到科技成就之中。
下一篇:家庭自行检测饮用水质量是否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