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智能化学会动态 0
20年前,智能家居概念被高调提出,不少业内人士激动地预言它将形成巨大的市场。尽管技术进步在不断推动智能家居理念和装备演进,但未达到人们预期。如今,在国家建设智慧社会背景下,智能家居成为了智慧家庭,那它能否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发挥更大作用呢?
2019年4月24日,“OFweek 2019中国智慧家庭高峰论坛”在深圳落幕,超过500位智慧家庭专家、企业嘉宾以及业界精英对物联网、智慧家庭产业等热门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OFweek智能家居网对论坛嘉宾、同济大学教授及博士生导师程大章先生进行了专访。
程大章教授认为,智慧家庭产业与应用发展关键在于其功能,而不是单纯追求新技术,要使得这些系统成为家庭生活的必需品,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从单品到全屋 智能控制,这两种形式都逐渐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全屋自动化也被强烈推荐。在城市化快速推进、高密度人口和流动人口增加的情况下,对社会安全的影响显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已成为美好的回忆。但是,如今由于密码、生物特征识别等多种新技术的使用,一些安全问题依然存在。
程大章教授最多提到的一个词是“道德”。他指出,社会道德远比智能技术重要。他说:“脱离了社会学、经济学、工程学,只从家居智能技术实现上谈论是不够的,因为很多东西虽然可以通过科技解决,但实际上并不可持续。”他还提到了成本问题:“企业产品开发维护运行都需要成本,如果用户不能支付后续维护和运行成本,就会影响厂商决策。”
最后,他提出了四个当下智能家居行业的问题:
家庭生活中的“弱需求”,如拉窗帘开关灯属于刚需吗?
技术解决的是边缘化需求还是真正解决用户痛点?
智能家的管理是否仅限于单品推送?
后续维护如何保障长期生命力?
除了“伪刚需”,程大章教授重视的是“后智能”的管理,以及保证这个行业能够有生命力和广受市场欢迎。他表示:“我们其实还是在探索路上,我们怎么找准家庭与社会的需求,把好事情做到位,这并不容易。”
目前,有四类服务供应商参与此领域:白色家电制造商、互联网服务平台、中通信运营商以及移动终端单品商,每个类型里还包括多个竞争激烈的大型公司。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市场竞争和行业巨头博弈,使得标准化近期很难统一执行。
面临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时代所涉及到的用户数据获取问题,同时也引发了关于隐私保护的话题。欧洲颁布GDPR法案之后,对用户隐私保护仍旧是一个重要议题。程教授介绍了欧盟及其它国家对于隐私保护法律,并警告这些厂商:“用户利益高于一切。”因此,为赢得市场并做大做强,他们必须重视这一点。
总体而言,当下的情况显示出既有挑战也有机遇。而作为AIoT场景落地第一选择,被提及已20余年的概念似乎正朝着成熟且健康方向前行。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相关政策支持和消费者意识提升,无疑会有更多空间让这种理念得到实践,从而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改善。
上一篇:水质检测成本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
下一篇:污水净化之星创新的水源保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