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智能化学会动态 0
今年双11,家电市场的表现引起了广泛关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公布的成绩单显示,虽然没有具体披露交易额,但称取得“创纪录”的增长。但是,众多家电企业和商家的状态却显得很安静。
据观察,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双11大促对于家电市场和消费的刺激作用逐渐衰减,或许家电厂商对双11的价值认同感下降,也可能存在不可言说的隐患与问题。数据显示,今年家电“国补”政策以及主要厂商的让利措施,使得主销产品价格达到最近5年以来“价格谷底”,包括空调、冰箱、电视机等主流产品。
尽管如此,一些中高端精品家电出货量出现强劲反弹。一些经销商透露,在10月中旬至双11期间,爆款和精品家庭用具出现了阶段性断货,而这并非个别品牌或型号的问题,而是主要品牌的主销产品持续性断货。
此外,由于国补政策加持,以及1级能效爆款带动销售,一线市场上的用户提前赶在十一之前进行购物,加速了消费升级。在竞争方面,不仅要拼产品,还要拼服务、营销执行力、渠道完善性,以及精准覆盖目标用户。
总体来看,这次双11不仅是为了促进销售,更是一场长期战略竞争和行业门槛提升。很多厂商被排除在“主战场”之外,只有集中在各品类TOP3或TOP5企业才能获得成功。此外,对于乡镇零售店,没有享受国家补贴资格的大部分小型经销商,他们已经半个月未开业。
因此,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两极分化的情况,有些公司生意兴隆,有些则生意惨淡。这也导致整个市场变得平静,不再像以往那样热闹。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便如此,也有少数几个品牌能够保持其领先地位,并且继续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