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智能仪表资讯 0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建设成效突出,这份报告显示,2017年末,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比1978年末增长1.5倍,其中高速铁路达到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0%以上,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高铁网基本形成。2017年末,公路里程477万公里,比1878年末增长4.4倍,其中高速公路达到13.6万公里。
高铁被称为“新四大发明”之一。已然成为中国大国形象的标志之一。国内铁路建设已达成几个“世界之最”:一是运营里程世界最长,已占世界总量六成以上;二是建设速度最快;三是运营时速最高。
根据2016年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未来中国高铁还将在“四纵四横”的基础上,建设“八纵八横” railway network,届时高铁将在促经济、保民生中担任更重要角色。
从人控到机控
说起交通的智慧化,就必然会谈到自动驾驶,而谈到自动驾驶,我们更多地是在讨论车辆在公路上无人驾驶的情况,而鲜有人关注轨道交通的自动驾驶。在汽车要实现自动驾驶面前,还有技术、标准统一和法律法规等几座大山需要跨越。而轨道交通,在相对封闭环境中运行,从实际应用层面来说,更容易实现自动驾驶。
GoA1 是轨道自动驾驶等级中最低的一种,只有司机控制处理列车启动、停车和运行速度等工作。
GoA2属于 “有司机监控 的 自动化”,虽然列车可以完全依靠信号系统进行操作,但仍需配备乘务员应对突发事件。
GoA3 可以实现无人的列车运行,但仍需配备乘务员应对紧急情况。
GoA4 是完全无人监督 的 自动化阶段,被称为UTO模式,可以自行完成所有工作,无需任何人员参与其中。
目前城际铁路已经开始使用CTCS2+ATO(C2+ATO)控制系统,是全球首次将ATO技术应用于200km/h等级铁路。这项技术不仅能提高安全性,也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并且使得整体运行更加智能化、高效率。此外,该技术还能通过数据分析来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采取措施,因此极大提升了整个网络效率与可靠性。
然而,即便如此,大多数现有的高速火车仍处于较低水平——它们由人类操控,并没有集成了先进的人工智能或其他类型智能功能。如果我们能够进一步推广这些先进技术,那么火车旅行就可能变得更加安全、高效,同时也能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和个人化的地接口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