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 智能仪表资讯 0
今年双11家电市场如同一幅静谧的画卷,背后藏着繁忙的笔触。市场监督管理局网上办事大厅,如同夜空中的北斗星,指引着消费者的方向。在这场购物节中,大多数家电企业仿佛置身于平静的大海,而海尔、美的等少数厂商则是这片安静之中的孤帆远影。
天猫和京东宣布了他们创纪录的增长,但是在家电圈,却没有人谈论这些数字,因为大家都在关注那份沉默。是双11对家电市场和消费产生了刺激作用,从而逐渐衰减?还是家电厂商对于双11的重要性有所怀疑?或者说,双11对家电产业隐藏着什么不可言说的隐患?
据掌握的情报显示:今年双11大促,通过“国补”政策以及主要厂商的一系列让利措施,最终实现了近5年来的价格谷底。从空调到冰箱,再到电视机、洗衣机,以及厨房用具、热水器、净水器等产品,都达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即便低于出厂价。
其中,一些高端产品出现了强劲的销售回暖。这不是偶然,每个月中旬起,就有许多主销产品出现持续性的断货,这不仅限于某几款,而是包括各大品牌主销商品。此外,由10月中旬开始,有很多家庭加速提前消费,以便在国补结束之前享受到优惠。
然而,这并非全无变化。一线城市仍旧面临转型压力:
首先,由于国补政策带动,让利与优惠,使得众多品牌和精品家的销售量普遍增加,是“量利两增”的良好表现。
其次,在激烈竞争下,不仅要拼产品与服务,还要拼营销执行力与渠道完善性,以及精准覆盖目标用户群体。
最后,对比以往热闹程度,本次双十一虽然没有风浪般冲击,但却是一场贴身肉搏战,没有创新竞争手段,只能拼价格牺牲利润来抢占市场份额。
因此,这次双十一赢家的数量并不多,只有集中在各品类TOP3或TOP5企业和品牌。而渠道商方面,则以阿里巴巴、京东为领军人物,其余如拼多多和苏宁易购也依然可观。但那些未获得国家补贴资格的小镇经销商已经半个月没开张了。
那么,为何今年双十一不如往常热闹呢?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疲软,加上整体消耗热度降低,上半年的618下半年的双十一都不再拥有往昔那种气氛。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制造业还是零售业,都选择“精准投入”,而非过去那样“大手笔”。
另一方面,由于国补政策提前启动,并且聚焦1级及2级能效产品,所以这一波消费热潮已经提前展开,因此本次促销不过是个小插曲,与去年相比自然冷清许多。不过,更深层原因可能还在于行业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一部分公司生意兴隆、一部分则生意惨淡,这导致整个市场变得平静,不再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