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资讯 0
。今年双11大促,天猫、京东相继公布的成绩单,虽然没有发布具体的交易额等数字,只是表示取得“创纪录”的增长。但是,家电圈注意到,众多家电企业和商家的状态和表现,却显得很安静!是双11大促对于家电市场和消费的一步步衰减了,没有啥价值了?还是家电厂商们对于双11的作用和认同感下降了?或者说,双11对于家电产业存在哪些不可言说的隐患与问题?
根据掌握的信息显示:今年家电双11大促,加上“国补”政策,最终创造了最近5年以来“价格谷底”。包括空调、冰箱、电视机、洗衣机,以及厨电、热水器、净水机、生活清洁设备等主销产品价格均让很多人感觉,“太便宜!比出厂价还要低”。其中,一大批中高端精品家电出货量出现强劲反弹。
多位家电企业及经销商向我们透露:自10月中旬起,由于10月份开始实施国家补贴政策,有明确时间表,即将到期,因此加速赶在这个期间进行主动提前消费。因此,在不少家庭看来,这场活动仍然很热闹,并且有变化也有亮点。
具体来说,此次活动有以下几点特征:
国补政策加持之下,让利优惠带动销售。
家電品种转型压力重。
竞争激烈,不仅要拼产品服务,还要拼营销执行力渠道完善性用户精准覆盖度。
总体而言,此次活动本质上是一场持久战与竞争升级。行业门槛推高并排除了一些厂商在“主战场”之外。此外,由于热销品类从传统大家居转变至清洁生活用品,而竞争手段未创新,只能依赖联手国家补贴一路降价让利,再者市场发展趋稳定,无风浪只混战,所以赢家的数量并不多,大部分集中在TOP3或TOP5品牌中。而渠道则以阿里京东为主角,与拼多多苏宁易购合作较好。乡镇市场上的经销商若无“国补”,已半个月没开张。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此次事件背后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方面,是由于消费降级疲软乏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项活动之前就已经引爆,其焦点即为国家以旧换新计划聚焦1-2级能效产品,以1级能效为代表的大品牌商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这些重点商品进行促销,不过是在既有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甜头,使得整体关注度自然降低。而最关键的是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一些生意兴隆而另一些则惨淡不堪,使整个市场气氛变得平静,从而形成了如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