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资讯 0
实实在在的太安静了,有点不敢相信!除了海尔、美的等少数大企业们,在11月12日如期发布了双11的业绩战报,绝大多数的家电企业安静如日常,似乎对于今年双11大促并不关心。今年双11,家电市场到底是怎么了?家电厂商到底在想什么,又在干什么?
今年双11大促,天猫、京东相继公布的成绩单,虽然没有发布具体的交易额等数字,只是表示取得“创纪录”的增长。但是,家电圈注意到,众多家电企业和商家的状态和表现,却显得很安静!是双11大促对于家电市场和消费的一步步衰减了,没有啥价值了?还是家电厂商们对于双11的作用和认同感下降了?或者说,双11对于家电产业存在哪些不可言说的隐患与问题?
根据掌握的情况显示:今年家电双十一,大促政策加持之下,一线市场上的众多家庭和用户都知道,“买 家 电 可以享受20%国补”,也听说了“ 家 电 国 补 双 十一 后 就 要 用 完 了”,所以加速赶在这个时间节点提前消费。
具体来看,这年份有变化也有亮点。首先,由于国补政策进入之后,一线市场上的众多家庭和用户都知道,“买 家 电 可以享受20%国补”,也听说了“ 家 电 国 补 双 十一 后 就 要 用 完 了”,所以加速赶在这个时间节点提前消费。
其次,对于这场竞争激烈的大舞台上,不只是要拼产品、拼服务、拼让利,还要拼营销执行力、渠道完善性,以及目标用户精准覆盖度。所以,这个时刻本质上就是一场持久战和系统性的混战,即行业门槛推高与企业竞争升级;很多厂商被排除在主战场之外。
再者,对于这一年的热销品类,不再是传统电视机等大家電,而转向清洁電器以及生活電器;同时竞争手段并未创新,就是厂商联手国家补贴一路降价让利,最终只好拼价格而舍弃利润下的抢用户;再者市场发展趋于稳定,没有出现大的风浪冲击,只有贴身肉搏中的混战。
因此,这一年内赢得胜利的人并不很多,是集中在各个品类TOP3强或者TOP5强的企业品牌。而且,以阿里巴巴为主角的小型零售平台,也能保持一定的地位。这意味着大量乡镇里的经销商,没有获得国家补贴资格,他们已经半个月没开张店铺。
那么,为何这个时候不像往常那样热闹呢?其实原因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方面,因为整个社会整体经济形势调整导致消费需求下降,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对新鲜事物兴趣减弱所致。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家族财富还是零售行业,都自然而然地选择更加精准、高效地投入资源去获取回报,而非追求数量上的扩张或持续性的大放价活动。
另一方面,从技术层面来说,本年度启动前就已经开始了一系列关于1级及2级能效标准提升的事宜,让人们聚焦更环保节能的一代产品,那就是1级及2级能效标签涵盖广泛且具备较高性能水平的一批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当年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新旧替换方案带动销售,而不是单纯依赖一次性的销售事件,因此整个过程中确实缺乏那种紧迫感或突破性的刺激,使得整个过程变得平淡无奇,如同水波荡漾般平缓无害,但却蕴含着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