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 资讯 0
毫无疑问,智能汽车在2021年上半年一度成为了一个热词。从华为宣布开始为智能汽车提供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到小米雷军最后一次创业,将用千亿造车,再到360集团与哪吒共同为人民造车……每一次消息的爆出,都在业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随着智能网联车产业的日益火热,就在本月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确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的通知。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无锡等6个城市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
几天后的工作部署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2020年L2智能网联乘用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15%,但还需要从关键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法规完善、商业模式探索等方面协同发力,加快形成产业竞争优势。政策的利好,显然可以让智慧城市服务商能从大火的智能汽车产业分下一杯羹,当随即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基础设施又该如何建?城市又该如何推进试点工作的稳步发展?
借着这些疑问,雷锋网近期与千寻位置智能驾驶事业部总经理年劲飞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在他看来,当更高分辨率的空间构建与定位大幅提升空间信息量时,智慧交通跨越了以往低分辨率时无法实现的交通场景需求:即从“感知智能”迈向“认知智能”,这是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与物联网共同完成的时空认知过程。
事实上,在今年2月中央政府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打造全覆盖可替代保安全行业北斗高精度基础服务网络,并推动行业北斗终端规模化应用。在这个领域中,由我国自主打造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2020年7月31日正式组网成功以来,便给予产业发展带来必不可缺助力。
其中,以千寻位置作为这个领域重度活跃玩家,其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自主建设运营2800多座北斗地基增强站构成了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实时计算卫星定位误差,为数以亿计用户提供厘米级定位毫米级感知纳秒级授时时空智能服务。
当前道路体系中高速公路基本建成较完整交通运行基础设施监测体系。虽然依然相对完备,但仍存在监测区域不足设备功能单一信息融合不够支持路網—路段—路口多层次监测人車路環境多要素分析等方面能力尚有不足。而通过将北斗高精度定位及时空技术融合应用构建其全要素全时间空间精准感知体系,让各种设备在同一时间空间标准下进行对话实现端到端实时感知预警反馈,将释放更大的能量于高速以及市内交通领域。
就在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大会期间千寻位置正式发布集感知通信定位时间同步功能为一体之首款RSU “途灵”。这是一种C-V2X技术 智能路侧单元,可实现事件管控数据全息感知人車路雲協同互信,即使无运营商网络覆盖区域提供车辆高精度定位突破性的纳秒级授時并且能够监测物体移动如实时监控其部署灯杆桥梁等设施形变过程。
如何让市内环境及自动驾驶车辆在相同时间空间标准下进行沟通呢?过去因缺少集成硬件导致在自动驾驶机器上应用高精度位置存在诸多不便,从器件选型至测试验证,每一步都需面临无数选择,一步错可能就需要重新做起。而要实现这一切离不开三大件——硬件服务算法,他将这三者的角色类比传统汽车底盘发动机变速箱。在千寻位置方案中首先是让车辆能够实时准确知道自己何处,然后通过研发的地理标志终端使得自动驾驶公交达到厘米级别操作保证自动驾驶安全启动并切换最适合自动驾驶水平后再是在拥有此项技术之后通过建立路侧单元RSU及車道協同平台实施细致观察指引预警提升道路安全性。此举已被浙江德清所采纳,该地区管理者利用云监管方式对公共运输工具摄像头施工作业坍塌检测而进行监督同时亦可针对危房桥梁沉降或其他结构变化执行毫米级感觉控制检查。
早前去年的5月份千寻提出1214战略,这个战略以1个云图底座作为依托2个引擎FindAUTO室内外整体开发数字孪生开发引擎驱动1套服务中心面向各类特设示范区封闭测试场港区矿区园区提供独特解决方案。
随后千寻继续落户各地项目,如河南郑州9月份投入使用宇通L3级别自動駕公交線,使得運輸系統達到了自動化調整時間地点進行變道停靠,并實現無人操作走私行程优化。这是当今世界对于减少碳排放减轻人类负担的一种有效措施。此外,在高速試驗場百般考验后显示出的优秀表现加强了众人的相信,也展示出了未来的可能性。
宁波港由于得到专属的地图和高度定的GPS帮助,使得轮胎吊机具备半机械化操作能力,无需专业人员参与直接调整线条或停靠地点,有助于提高效率避免事故。这正是我们提倡普遍采用这种新型科技手段应对未来挑战的一部分,因为它具有极大的潜力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同时也是我们逐渐走向更加绿色环保社会的一个重要步骤之一。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并不仅仅追求眼前的利益,而是希望能够影响整个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相关部门甚至个人对于数字转型升维态势持开放态势接受并积极参与之行为。一旦这样的转变发生,那么所有可能产生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成为新的机会源泉,而不是阻碍,因为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必要的心思计划行动策略。但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士团队合作努力,我认为我们很难看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发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成目标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时代。我想说的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扮演自己的角色,不论你是否觉得自己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你的贡献,那么整个故事就会变得黯淡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