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4 智能仪表资讯 0
智能停车市场的繁荣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现实。智慧停车技术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推动了相关产业链条的发展。但是,这场所谓的“蝴蝶效应”是否能够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在2017年,中国城市级智能交通领域最受关注的是什么?答案是智能停车。这一年的数据显示,近150个城市级路内智能停车项目被投入建设,规模达到历史新高。各大资本和央企纷纷进入这一领域,有些企业甚至获得了千万至亿元级别的融资。
自从国家政策支持下,“抬头”之势开始显现于路内停车管理智能化市场,一直到2017年,这一市场迅速升级为行业和资本关注焦点。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多个省市,都有大量建设需求,为运营商如浙江创泰提供了广阔舞台,而新进入者如深圳信路通、北京精英智通则宣传高位视频方案,从试点走向项目落地。
道路停车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咪表、POS机、地磁技术和视频技术。与传统设备相比,地磁和视频技术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在实际操作中,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与劣势:地磁便宜且安装方便,但仍需人工值守;视频具有抓拍功能,可留存图像证据,对逃费抓拍可提供完整证据链,但成本高、安装难度大且易受障碍物遮挡影响。
根据赛文交通网统计数据,以浙江创泰为代表的地磁解决方案在2017年占据了80%以上的地盘。而以深圳信路通、大华股份等为代表的高位视频解决方案也崭露头角,它们应用深度学习等先进算法,使得行驶过程中的自动识别更加精准。不过,由于成本较高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复杂性问题,让其成为业界争议的话题之一。
除了地磁和视频,还有电子标识技术逐渐被提及。随着国家发布六项国家标准,对电子标识系统日趋成熟,它不仅可以支付停车费,还能识别出不同类型的手续单。此举对电子标识产品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可以作为辅助设施使用,并进一步完善整个系统结构。
尽管如此,在这个高速增长期节奏加快的大环境下,不少企业选择直接开发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不是简单依赖其他供应商。这让行业内部充满活力,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如如何确保产品质量,以及如何有效整合前端产品与后端运营服务。
不过,即使如此,当下的景象似乎让人眼花缭乱——百家争鸣、中外品牌并驾齐驱,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被淘汰者。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要保持警惕,因为看似美好的机会背后,或许隐藏着更大的风险。当今这个竞争激烈又瞬息万变的大时代里,只要你敢于冒险,你就可能成为那一天最耀眼的人物。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