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智能仪表资讯 0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建设成效突出,四通八达的综合运输网络已经形成。这份报告显示,2017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比1978年末增长1.5倍,其中高速铁路达到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0%以上,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高铁网基本形成。2017年末,我国公路里程477万公里,比1878年末增长4.4倍,其中高速公路达到13.6万公里。
高铁被称为“新四大发明”之一。已然成为中国大国形象的标志之一。我国内部铁路建设已达成几个“世界之最”:一是运营里程世界最长;二是建设速度最快;三是运营时速最高。
根据2016年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未来我国高铁还将在“四纵四横”的基础上,建设“八纵八横”铁路网,届时高铁将在促经济、保民生中担任更重要的角色。我今年,在一论坛发言时表示,我们必须往两个方向发展,其中一个就是智能化。
从人控到机控
说起交通的智慧化,就必然会谈到自动驾驶,而谈到自动驾驶,我们更多地是在讨论车辆在公路上无人驾驶的情况,但人们鲜有人关注轨道交通中的自动驾驶。汽车要在开放公路实现自动驾驶,还面临技术标准统一和法律法规等问题。而轨道交通由于其相对封闭环境,更容易实现自动驾驶。
汽车有L1到L5等级划分,而轨道交通也有国际上定义的一至四层自动化等级(Grade of Automation, 简称GoA)。
GoA1是轨道自动驾驶等级中最低的一种,是由司机控制处理列车启动停车运行速度站台停靠开关门等工作。
GoA2属于有司机监控下的自动驾驶阶段,可以提供基本安全防护,并且能够自行完成列车运行和站台停车工作,但仍需配备乘务员应对突发事件。
GoA3可以实现完全无人的操作模式,将基本完成全自動化但仍需配备乘务员应对突發事件。
而GoA4则完全无需任何人员参与,从启动停车设备管理突發情况應對等所有工作,无需任何人员参与其中。
目前城际铁路领域已经开始应用这些技术,如珠三角莞惠佛肇两条城际铁路就已经使用了CTCS2+ATO系统,这些系统都是中国自主研发,它们不仅提高了安全性,还减少了人工错误带来的风险。
随着智能技术不断进步,我们预计未来的高铁将会更加智能化,不仅能够提升效率,而且还能保障行车安全。但这并不是我们智慧化构建项目终点,而是一项重要步骤。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将继续探索如何利用数据挖掘和其他先进技术来优化我们的服务,为旅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此外,“刷脸进站”,这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典型代表。通过这个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效率,一方面可以提升核验准确性。而未来我们还希望能够实现上下火車時「刷脸」支付,這樣旅客將無需現金或信用卡,也不需要排隊,這將极大地提升鐵路運輸效率。
互联网巨头企业为什么要花费大量資源进入這個領域?因为據統計截至2017年,我國鐵路每天接送超過17億次旅客,並且預計未來十年的總數將超過30億次。此種大量的人口流動為各種服務創造了新的市場機會,因此我們正致力於開展更多相關技術與服務,以滿足這些需求並推動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