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天津交通智能网智慧城市的下一个风口

天津交通智能网智慧城市的下一个风口

2025-05-15 资讯 0

在2021年上半年,"智能汽车"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热词。华为宣布提供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小米雷军揭晓了千亿造车计划,而360集团与哪吒合作,共同致力于为人民群众造车。这一系列消息的爆出,在行业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随着智能网联车产业的日益火热,本月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确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的通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无锡等6个城市被确定为这项试点工作的首批城市。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工作部署会上指出,2020年L2智能网联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到15%,但仍需从关键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法规完善以及商业模式探索等方面协同发力,加快形成产业竞争优势。政策的利好显然能让智慧城市服务商从大火的智能汽车产业中分得一杯羹,但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智慧城市及交通基础设施如何建构?以及如何推进试点工作稳步发展?

借此疑问,我们近期就此话题深入对话了千寻位置智能驾驶事业部总经理年劲飞。在他看来,全时空全要素精准感知是交通数字化底层与基础。他认为,当更高分辨率空间构建与定位大幅提升空间信息量时,智慧交通便跨越了以往低分辨率无法实现的情景需求,从“感知智能”迈向“认知智能”,这是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与物联网共同完成的时空认知过程。

早在今年2月,中央政府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打造全覆盖可替代保安全北斗高精度基础服务网,并推动北斗终端规模应用。作为我国自主开发的地球卫星导航系统,由于2020年7月31日组网成功以来,便开始给产业发展带来不可或缺助力。

其中,千寻位置是一名重度活跃玩家,其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自主建设运营2800多座北斗地基增强站构成了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实时计算卫星定位误差,为数以亿计用户提供厘米级定位毫米级感知纳秒级授时的时空服务。

当前道路体系虽然基本建成较完整交通运行及基础设施监测体系,但仍存在监测区域不足设备功能单一信息融合不够支持路网络—路段—路口多层次监测人—车—路环境多要素分析能力尚有不足。而通过将北斗高精度定位及时空技术融合应用,将会在智慧高速及城市交通领域释放更大的能量。

就在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大会期间,千寻位置正式发布集感知通信定位时间同步功能为一体的人类首款RSU “途灵”。据介绍它可以实现事件管控数据全息感知人车路云协同互信即使无运营商网络覆盖区域提供车辆高精度定位并突破性纳秒级授时;同时它还可以监测其部署灯杆桥梁等设施变化过程。

如何让市政管理者能够在同一标准下“对话”?过去因缺少集成硬件,在应用到自动驾驶汽车上的高精度位置存在诸多不便,每一步都需要面临无数选择,一步选错可能需要重新做起。但现在,要实现离不开三大件——硬件服务算法,他将这三者的角色比喻成传统汽车底盘发动机变速箱。在他的方案中,让车辆实时知道自己何处,然后通过研发定的位置授時终端,让每辆自动驾驶公交恰当时间地点进行变道停靠最终实现安全自动驾驶。

基于千寻位置打造的地图操作系统,可以让公共、私家轿子乃至环卫货运所有类型轮胎吊港口半自动化操作,如行走直线行走准确停止减少难题避免事故提升效率。此外,该公司提出了1214战略,以云端图技术底座两台引擎整套服务中台面向高速示范区特场景提供解方案并落地项目如郑州公交1号线小型宇通L3级自动驾驶公交,以及宁波港轮胎吊半自动化操作助力降低难易避免事故提升效率,这些都是建立于天津交通智能网之上的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展现。

标签: 智能化资讯